锂电池是 新能源汽车 的常用动力源,其构造涉及多种关键材料。在山东泰安肥城,一个由137家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已构建起从锂矿石加工到正负极材料制造、电材组装,再到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的全周期闭环。眼下,产业大脑正牵引着这个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集群实现能级跃升。在山东,像这样的产业大脑已初步覆盖41个工业大类,织成一张面向中小微企业,集“政务服务+市场服务+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工业大数据赋能网络。
什么是产业大脑?
山东工业和信息化厅数据产业推进处孙志强处长:“你看手机上这么多app,出行大脑、购物大脑,这就叫大脑。服务c端的大脑有了,现在咱就做服务行业的(大脑)。小微企业需要什么?需要找到市场、需要能融到资,能以更优惠的价格买到好的原材料,还需要把设备管起来,都需要这种平台,我们叫产业大脑平台给它(中小微企业)去赋能。从技术维度和角度,产业大脑首先得是一个大模型的一个赋能平台,还得是大数据的一个汇聚平台,还有大算力的一个服务平台,是一个服务小微企业的载体。
产业大脑能做什么?
山东有51万户制造业小微企业,大量分布于产业链、群中。产业的竞争力就嵌在信息与资源的无声流动中,而数字化程度越高,“流速”就越高效稳定。产业大脑融合企业侧和政府侧,贯通生产端到服务端,基于数据的全面汇集,围绕产业发展痛点,打造跨行业、跨企业、跨领域子场景,促进上下游资源共享、能力共享和业务协同。
2023年,山东围绕重点产业集群链条,在全国率先提出聚焦集采、集销、集运、集贷、集产、集研、集招“七集”为代表的数智赋能场景,推进产业大脑建设实践。截至2025年7月,已有112个重点行业产业大脑落地,18个被列入培育名单,构建35个细分行业数据仓,汇聚“小快轻准”优秀数字产品957件,上架能力组件1208个,服务企业50833家,入驻金融机构21家,统一授信额度超5亿元。
2024年,山东 数字经济 总量占GDP比重已达到49%,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突破9.5%,今年这些数字将被进一步刷新。作为以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场景,山东各重点行业"产业大脑"持续激活工业数据宝藏,正汇聚形成更强大、更聪明的山东“工业经济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