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电线电缆产业大脑

阳谷县电缆产业持续升级,小线缆成长为市场新势力

发布时间:2024-12-28

8月20日,在阳谷新太平洋电缆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新生产的电缆被赋予了一张带有二维码的合格证。通过扫描这个二维码,消费者可以迅速了解产品的详细信息,包括原材料来源、生产人员以及生产日期等。

过去,虽然公司也使用了防伪标签,但这些标签并未与可追溯系统相连,给客户查询防伪信息带来不便,也为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而现在,公司构建的物联网Ecode标识质量追溯体系已经实现了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程质量监控。在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各项生产数据实时更新,这些数据最终都会被整合到产品合格证的二维码中。

这一变革不仅极大满足了客户对产品质量的知情权,更有效保护了公司品牌的声誉。自去年以来,公司已成功与多家国企、央企及业内领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成功将产品出口至圭亚那、马达加斯加等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公司营业利润大幅增长,达到516万元,增幅高达162%。

阳谷新太平洋电缆有限公司以及山东日辉电缆集团在全省范围内率先采用物联网技术建立质量追溯体系,为光纤线缆产品配备了“电子身份证”。这一创新举措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并为全县电线电缆企业推进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阳谷县的光纤线缆产业经过30余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该县的传统优势产业。目前,全县拥有光纤线缆生产厂家53家,是全省拥有线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最多的县份,年产值高达100亿元。
尽管阳谷光纤线缆产业已具规模,但存在产业链中下游企业过多、链条过短、产品同质化严重及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些均对‘阳谷电缆’的整体品牌形象构成了威胁,阻碍了产业的规模化与集群化发展。”阳谷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于2021年12月发布了《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旨在加强对阳谷光纤线缆产业的管理,通过鼓励重点企业引领、提升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实施稳链、补链、强链和延链行动,以及强化产业融合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在汉河(阳谷)电缆有限公司的数字化生产车间,记者见到了公司副总经理马革胜。他介绍,为应对这些挑战,公司投入了3800万元进行升级改造,引入了远程监造系统、SAP信息系统,并利用5G技术实现了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的改造。新设备通过互联网5G技术实现了用户、生产厂家、第三方服务机构之间的“设备互联、数据互通、系统共享”,从而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阳谷县正全力推动光纤线缆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发展新质生产力。阳谷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主任科员李学军透露,目前该县光纤线缆产业链已有44家规模以上企业,占比高达83%。其中,5家企业的8项企业标准荣获“领跑者”称号,4家企业参与制定了4项国际标准,7家企业参与了15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今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支持阳谷县开展电线电缆产业“提质强企”的综合试点建设工作。8月,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进一步将阳谷县光纤线缆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项目确定为质量强链试点项目。
阳谷被选为国家和省级试点项目,这无疑为全县光纤线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我们将始终坚守‘制造业强县’的战略定位,通过优化存量、扩大增量、抓住变量,为每个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方案,以纾解困难、促进发展为目标,助力光纤电缆产业摆脱束缚,迅速踏上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轨道。”阳谷县委常委、副县长徐卫忠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