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轴承产业大脑

资讯种类:

政策资讯

新闻动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我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2024-03-20 申报类别: 其他
山东省
今年3月山东将开展第二批“产业大脑”揭榜挂帅,通过在重点行业有序推进“产业大脑”建设,逐步汇聚形成山东工业经济大脑,增强工业大数据对制造业资源优化配置的驱动力。
2024-02-24 申报类别: 荣誉
山东省
推进数字重庆建设,加快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核心场景,重庆拟面向工业领域推进建设一批行业产业大脑
2024-01-29 申报类别: 其他
重庆市
近日,山东省委、省政府研究推出了《2024年“促进经济巩固向好、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
2024-01-04 申报类别: 减免
山东省
山东派出开年政策“红包”!2024首批清单新推出50项!
2024-01-04 申报类别: 奖励
山东省

央媒看临清丨中国新闻网点赞临清:“中国轴承之都”聚力打通轴承产业链供需对接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轴承是装备制造产业的关键基础零件,被誉为机械装备的‘关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经济师叶定达表示,希望借助大会平台,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进行深入广泛的交流,碰撞出智慧和知识的火花,助力轴承产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秘书长牛辉表示,希望企业家们能够立足自身优势,秉承工匠精神,融合现代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坚持最严格的标准、最先进的技术、最规范的管理,生产最优质的轴承产品,为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针对轴承产业未来发展,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李英峰建议,应加强新产品研发创新,强化高端人才支撑,打造轴承领域的创新高地,支持企业开展核心部件研发攻关。加大产品推广力度,充分发挥现有政策作用,推动优秀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组织开展好融链、固链专项行动,打通产业链、供应链的堵点。  聊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刚介绍说,截至2023年底,该市轴承产业各类市场主体达1.15万家,整体产值超过了350亿元(人民币,下同),拥有中国最大的轴承贸易市场和零配件生产基地,以及中国市场主体最多的轴承产业发展集群。“下一步,我们将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信息化发展方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轴承产业是临清市的优势和特色产业。”临清市委副书记、市长雷启军说,从1958年潘庄镇第一家轴承厂成立开始,经过60余年的发展,该市已成长为拥有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7家高新技术企业、8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活动期间将举办智能制造工业博览会,本届展览会以“轴承产业链供需对接”为主题,聚焦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助力轴承产业链上下游融链固链、补链延链,共有430家企业参展,涵盖国内知名主机生产企业和全国各地采购商客户,产品涉及集成品轴承展示、上下游零配件、数控机床设备、工业机器人等。  据悉,截至目前,聊城市装备制造业拥有工业企业1.5万余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605户,2023年规上装备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64.5亿元。
发布日期: 2024-08-19

山东推进“产才融合”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中新网济南8月14日电“先点击红色按钮,再点击蓝色按钮,顺序不能错......”位于聊城临清的山东福马轴承有限公司内,高级技术人才李其双和陈德渝正在指导自己的徒弟操作轴承精度测量仪器,并详细地记录数据。为深化公司数字化、智能化改革,推动人才“引育留用”,上述公司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以“老”带“新”,并与知名研究机构、高校保持长期技术合作关系,使公司在科研、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大幅提升,尤其在自润滑转移膜技术应用方面已经拥有41项自主知识产权。临清市以人才链为总牵引,大力推进轴承产业科技创新、数字赋能和产教互融,以产业需求带动人才技术攻关、智转数改、技能培育,探索出一条县域层面“四链”融合发展与优势主导产业深度结合的发展路径。上述案例是山东推进“产才融合”的缩影。近年来,山东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靶向引才,引导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实现产业与人才同频共振,以人才支撑新质生产力培育,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在正在进行装配的是我们新研发的一款驱动耙,用来配套我们的条播机。”中科滕森(山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技术研究所所长宋来辉介绍说,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合作关系,引进高水平研发人才,该公司解决了技术难题,研发出大型高速(气吹精量)播种机等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中高端农机具。目前,企业成立20多人的专业技术团队,技术研发水平位居行业前列。“我们每季度组织一次‘十大产业’重点企业人才情况摸底,精准摸排企业技术、人才需求,分产业建立需求目录。”安丘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董晓娜说,为解决研发人才缺乏难题,该市引导企业积极对接高校、科研院所,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组建了包含57名人才工作者的人才调研队伍,走访了186家企业,梳理人才、技术需求430条。安丘市同时常态化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今年1月—6月,安丘市有关企业赴西安交通大学、聊城大学等高校招才引智,对接专家教授20余人次,引进高端技术人才60名。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人才需求,菏泽鲁西新区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育体系,探索良性用人激励机制,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把人才的“变量”转化为推动当地高质量发展的“增量”。菏泽鲁西新区人才办主任潘杰介绍说,该区多次开展“人才大集”“人才直通车”等招聘活动,涉及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健康卫生、文化旅游等众多领域。此外,该区还不断健全完善人才发挥作用体制机制,构建高端专家智库,让人才以专业视角持续为项目建设纾困解难,为生产运营指导把关,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鲁西新区致力于构建创新链与产业链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的良性循环体系,以产业链构建人才链,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现已形成聚集一批人才、发展一方经济的示范效应。”菏泽鲁西新区党工委委员、党群工作部部长奚道超介绍说。临沂市费县则围绕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坚持“人才带项目、项目聚人才”理念,以强化政策支持和创新创业服务为抓手,着力推动“人才+项目”良性互动、双促双赢。“我们锚定新兴产业,以举办学术交流、以才引才等形式,吸引科创人才来费县考察调研,同时在人才扶持政策、创业平台打造等方面发力,用良好的双创环境把人才背后的好项目引来、留下、育成。”费县县委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唐娟说。“实施‘人才+项目’双向赋能行动以来,费县统筹组织、招商、发改、科技、工信等部门力量,在重要人才引进上,考察人才项目的可行性、先进性以及与县内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结合程度等,放大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的‘互促效应’。”费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纪成永介绍说,近3年来,该县依托项目引进和集聚高层次人才39人,以人才引进落地高科技项目22个,将“科技变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提供持续推动力。
发布日期: 2024-08-14

聊城:打造轴承产业大脑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4日讯聊城有着上万家轴承生产企业,数千种轴承型号,是“全国五大轴承产业集聚区之一”,年产值达310亿元。传统产业如何焕发新质生产力?聊城市依托成熟的产业基础,打造山东省轴承产业大脑,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批为人本轴承生产的轴承配件正在加紧赶制。车间内的生产大屏上清晰地显示着产线的生产状况、单位时间产量、合格率等信息,这条数字化生产线所应用的数字孪生技术,由山东省轴承产业大脑联合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院共同打造。“我们可以根据数据监控我们的班产,还有产线设备的停机率、设备故障率。通过各种数据分析的赋能,可以节省人工成本30%,节能降耗8%,同时提高产品质量20%。”在以前,企业虽然已经对生产线进行了数字化升级,但设备之间不能实现互联互通,一旦发生故障仍需逐个排查,生产效率无法保证。产业大脑的优势同样体现在原材料采购环节。在临清重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刚刚通过轴承产业大脑提供的供应链集采服务采购了200万元的铜板用于生产环节,这笔线上交易不仅为企业节约了采购成本,还提升了企业的采购效率。“平台的便利性吸引企业的上下游客户从线下转为线上,企业在平台下订单,客户在线上根据订单可以快速响应,节省企业的采购生产周期。”平台运营方山东东元轴联科技有限公司业务经理葛林瑞告诉记者。目前,山东省轴承产业大脑已陆续搭建了供应链集采、数字化诊断、全链条质量追溯、一站式采购、产学研服务等应用场景,数字化诊断服务对接轴承企业200余家,供应链集采业务上线轴承企业43家,线上业务成交额突破一亿元。“下一步,山东轴承产业大脑将持续推动应用场景建设和迭代升级,提升全产业链活力,为加快聊城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业互联网科副科长李兆凯说。
发布日期: 2024-08-14

聊城市质检所召开2024年半年工作总结会

8月4日上午,聊城市质检所召开2024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会,全面回顾总结上半年工作情况,并安排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会上,各工作专班、工作室和实验室负责人分别汇报了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分管领导对各自分管工作进行了点评。范海峰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以党建品牌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建+”模式,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借鉴轴承“一站式”服务模式,逐步拓宽其他产业服务范围和新材料研发服务能力等业务板块,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二是要细化分解目标工作任务,担负起各自职责,明确工作时限,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抓出实效。三是要全力推进区域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和国家碳计量中心筹建工作。四是持续推动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帮助企业解决全生产过程中的堵点、痛点环节。五是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资源共享,拓展科研课题测试服务,并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等开展深度合作,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
发布日期: 2024-08-04

【新闻发布】“聊城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业技改提级专场

8月2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聊城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业技改提级专场。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伟臣介绍2024年以来聊城市工业技改提级有关情况。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装备产业科科长王波,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绿色发展推进科负责人陈志华,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业互联网科副科长李兆凯回答记者提问。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关注与支持!现在我代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向大家介绍我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业技改提级工程情况。技术改造是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培植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我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要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坚持顶格谋划、高效推进,大力实施工业技改提级工程,统筹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传统产业技改升级,在健全推进机制、搭建供需平台、强化项目储备等方面精准发力,确保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取得扎实成效。今年上半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技改投资快速增长,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9.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具体来说,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健全组织领导,提升工作质效。高位组织部署。成立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专班,统筹政策研究、项目推进、供需对接、宣传引导等各项具体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牵头科室抓落实,业务科室齐参与的工作格局,为推进设备更新重点任务落实提供坚实组织保障。高效统筹谋划。加强对上沟通衔接,深入企业摸底调研,联合发改、科技等十二部门出台《聊城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实施高端化提档、智能化提标、绿色化提效、安全水平提质、设备供给提优五大行动,谋划提出十五项重点任务,力争到2027年,全市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较2023年增长30%以上。高质推动落实。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强化台账管理和调度推进,加强与市直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大财税、金融、土地等要素资源保障,确保各项任务取得实效。二、搭建供需平台,精准服务企业。摸清底数现状。对1905家企业开展设备更新需求调查,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全面精准掌握我市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需求和优势产品供给能力。建立“需求+供给”两张清单。从需求端看,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中,1557家有设备更新需求,设备需求1.44万台(套)、生产线更新353条。从供给端看,我市56家企业可供应工业机器人、造纸机械、纺织机械等设备及产品198种。日发纺机、诺伯特工业机器人等48家企业的优质设备和7个软件产品入选首批山东省优质设备和高端软件供给目录。搭建对接平台。分行业组织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供需对接交流活动5次,轴承产业供需对接暨智能制造工业博览会,吸引430家企业、5000余家采购商参展,达成意向成交额1.2亿元,助力设备更新供需对接和精准推介。开展服务培训。巡回举办数字化转型培训活动34场,累计培训工业企业2657家,新推动649家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选树数字化转型标杆40家、打造省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9家。三、抓好项目储备,加快落地见效。强化项目储备。围绕先进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装备推广、本质安全水平提升等重点方向,开展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征集,储备重点项目523个,其中近两年可开工项目297个,截至7月底,已开工项目200个。强化政策支持。用好设备更新再贷款、技改专项贷、股权投资等政策“工具箱”,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38个项目入选国家首批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项目清单。符合贷款条件的项目,银行按同期限档次LPR利率给予支持,并享受1.5个百分点的贴息,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3个项目获2024年省级“技改专项贷”贴息项目支持,获奖补资金271.07万元。强化要素保障。依托全市重点项目全周期协同管理系统,实现谋划储备、精准选址、要素统筹、审批督办等全周期协同管理,推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上半年,实施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588个,67个省级技改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4%。下一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进一步抢抓设备更新机遇,聚焦项目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强化服务保障,加快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落实见效,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一是持续做好项目推进。积极推动523个设备更新储备项目落地实施,加快推进297个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动态更新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库,切实拉动有效投资、提升发展质效,加快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统筹用好工业转型发展资金,优化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奖补政策。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争取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超长期特别国债、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奖补等资金支持,切实提高工业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强化服务保障支撑。聚焦企业设备更新改造技术需求和资金需求,线上线下多渠道组织供需对接和政金企对接活动,促进资源高效匹配。加强部门协同,推动土地、污染物排放、用能等要素向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集中,加快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步伐。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工业不仅仅是设备的需求方,也是各类设备的供给方,请问在设备供给方面,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哪些具体措施?王波我市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在供需两端同时具备较大潜力,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深入推进,工业、农业、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重点领域对先进设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优势产能将有效释放。初步统计,中通客车、时风集团、日发纺机、诺伯特智能装备等56家企业,可生产供应198种设备及产品。其中,装备制造企业56家,直接供给的企业有47家,间接供给的有9家。下一步,将鼓励企业聚焦主业发展,积极研发创新,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一是增强优势装备供给。支持引导造纸机械、纺织机械、激光设备、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设备生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设备质量,不断增强优质设备产品供给能力。定期梳理高端装备供给目录,向全省、全国推介一批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设备。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巩固扩大新能源商用车领先优势,加快开发智能家居、医疗器械等领域新产品,增加对其他领域设备更新的供给。二是推动装备研发创新。综合运用保险补偿、政府采购等政策,扩大创新产品应用,每年推广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10项以上。联合科技部门,持续加强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推动智能装备、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核心功能部件等领域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到2025年,培育省级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产品达到100项。三是开展优质产品供需对接。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行动,开展“聊城优品”地方质量品牌遴选,积极争创“好品山东”和“山东制造·齐鲁精品”产品品牌,不断扩大“聊城制造”品牌影响力。用好“山东制造·云上展厅”平台资源,组织重点企业参加“网行天下”等供需对接活动。编制重点设备需求清单,用好设备更新需求这一市场,举办工业领域设备更新供需对接活动,“以市场换项目”,为招大引强、延伸产业链条提供资源保障。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山东省广播电视台记者绿色化是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的重点方向,请问下一步在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方面有哪些考虑?陈志华近年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工作全过程,在全省率先开展工业绿色诊断,探索“绿色诊断+改造提升+示范创建”的绿色制造建设模式,鼓励企业、园区争创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构建全链条绿色工业体系,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目前,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8%以上,累计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34家、绿色工业园区3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1家。下一步,将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契机,大力实施“节能监察+能效诊断”双轮驱动,以能效标准为牵引,推动工业领域重点行业设备更新和节能改造。力争到2025年,工业重点领域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达到35%。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节能降碳改造。有序推进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工作。以减污降碳、节能降耗为重点,推进冶金、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重点环节进行绿色化改造,加快造纸等轻工行业二级及以上高效能设备更新。二是加快用能设备更新。对照《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以能效水平提升为重点,加快推动工业领域变压器、电机、工业热能设备等重点用能设备更新换代,推广应用能效二级及以上节能设备。严格落实能耗强制性标准和设备淘汰目录要求,依法依规淘汰不达标设备。三是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积极培育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力争到2025年,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绿色工厂55家、绿色工业园区5个。规范发展废钢铁、废旧有色金属回收处理综合利用产业,引导赤泥等大宗工业固废规模化高值化利用。面向化工、建材、纺织、造纸、食品等行业,改造工业冷却循环系统和废水处理回用等系统,更新一批节水工艺和装备,推进工业节水和废水综合利用。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大众报业聊城融媒体中心记者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是重点内容。请问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李兆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迫切需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坚持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产业提质升级的发力点和突破点,全面塑强制造业发展新优势。目前,全市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入库培育企业184家,8个园区评为省级数字经济园区(试点),临清中小轴承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工业技改提级工程的强劲引擎,在基础设施建设、智能装备应用、深化数字赋能上持续发力,以设备更新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一是持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工业互联网、5G、千兆光网等新型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为大规模智能化、数字化设备应用夯实基础。重点打造轴承、钢板、电缆等产业大脑,加快数字化赋能应用。抓好已建成的临清、冠县2个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规模化推广,加快高唐、茌平2个二级节点建设,筑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坚实底座。二是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应用。围绕生产作业、仓储物流、质量管控等关键环节,重点推动建材、轴承、汽车零部件、服装等行业更新一批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工业控制装备、智能物流装备、传感与检测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力争到2025年,累计培育省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场景80个以上。三是深化数字赋能增效。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强化转型保障,以更大力度破解资金、人才、技术等转型瓶颈,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加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训,增强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和能力。培育数字化转型标杆,突出示范引领,每年推动1000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指数明显提升。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发布日期: 2024-08-02

一线探链|聊城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挺进新赛道

7月17日,在山东骏程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锻造车轮项目现场,一条生产线已完成了组装调试,即将启动试生产。据了解,该项目入选了2023年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总投资1.5亿元。这也是山东骏程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由商用车领域向乘用车领域的一次“华丽转身”。“项目全部完成后,建成新能源乘用车锻造车轮生产线1-2条,年生产能力100万只,年产值不低于10亿元。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新‘骏程’。”山东骏程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树新说。相较于商用车车轮生产,山东骏程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对新能源乘用车车轮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改进了锻压工艺和模具,减少了铣加工时间,一只新能源乘用车车轮的加工时间比传统工艺减少了50%。”该公司技术部部长李洪光说。山东骏程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是聊城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企业在深耕传统车轮主业的基础上,抢抓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机遇,加速挺进“新赛道”。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聊城市的传统产业,也是聊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聊城市以延链、补链、强链为主线,聚焦城区和高唐两大基地,构建产业链条完整、竞争优势突出、集群特色鲜明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经过多年的发展,聊城市汽车及基础零部件产业已形成以中通、时风等为龙头,集整车和零部件研发、生产、贸易于一体的汽车工业体系。7月19日,在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商用汽车研究所内,时风电动汽车产业园商用汽车研究所所长孙刚告诉记者,“自2021年开始,我们加大新能源纯电动轻卡的开发力度,电脑上三维设计为SF风驰电动厢式物流车,续航里程为200公里。目前已开发成功风云电动自卸轻卡、风顺电动自卸轻卡、风驰电动厢式物流车三大新能源车型,其动力强劲、续航里程长、承载强、智能化程度高,深受用户喜爱。”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工业设计水平,不断加大投入,近年来先后投资3亿元,用于新产品整体设计、造型设计、人机工学设计、关键技术研发、工艺实施、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仪器设备购置和产学研合作及人才的引进。目前企业已拥有一支由院士、行业专家、中高级技术人才等组成的强大创新团队。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成强说:“时风集团以持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发挥科技引领作用。重点突出商用汽车、中大型拖拉机、三轮汽车等核心产业,培育壮大锦纶化纤、铸造机加工、新型脚手架等适度多元产业,使核心产业与适度多元产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2024年3月,聊城市科学技术局制定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2024年工作要点》,联合市发改委、工信局等部门出台《聊城市关于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聊城市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5月14日,聊城市“一链一院”建设推进会暨集中签约活动举办,来自省内外19所高校院所的40余位专家学者与聊城市企业家共谋科技合作。其中,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交通学院签订了共建“聊城市低碳智能车辆技术及应用现代产业学院”协议。双方在整车结构优化、整车轻量化等领域展开合作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对聊城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起到了一定辐射带动作用。记者从聊城市科学技术局获悉,上半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签约招商9个,签约金额31.26亿元;68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14亿元,同比增长34.9%。产业链专班共组织“巡链”“诊链”活动7次,外出招商活动9次,“问需于企”“一链一院”“一链一行”等活动成效显著,山东友生铝业有限公司强链补链项目提前5个月完成全年建设任务。
发布日期: 2024-07-17

新质生产力发展看山东·聊城篇|“中国轴承之乡”临清潘庄:小轴承转动大世界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前景光明,使命催征。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推进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关键一年。关键之年要有关键之为。为了大力推动山东各地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新发展、新成效,汇聚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洪流。7月19日起,山东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将围绕“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内容开设专栏《新质生产力发展看山东》。今天推出“聊城篇”——《“中国轴承之乡”临清潘庄:小轴承转动大世界》。临清市潘庄镇位于山东轴承产业集群核心区,被誉为中国轴承之乡,主要以轴承制造为主导产业,是国内链条最完整、品类最齐全的高端轴承生产基地,从轴承钢生产、锻造热处理到车磨加工、成品组装,可自主研发生产轴承型号上万种。拥有民营企业30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41家,个体工商户3500余户,轴承产业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亿元。产品出口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70多个国家,年出口额约70亿元,占总销售额的1/3。现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处,院士工作站1处,省轴承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1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省单项冠军企业2家,省专精特新企业22家,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试点园区及省级数字经济产业园各1个,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8家。近年来,临清市潘庄镇聚焦轴承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服务赋能、数字赋能、科技赋能,破解传统产业发展瓶颈,高标准建设轴承产业园区,着力培育现代优势产业集群,持续创新“数实融合”新路径,以新质生产力催化新型工业化,将产业园区化为基础,打造轴承产业“数实融合”齐鲁样板,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搭建数字转型服务平台,激活产业新质生产力。潘庄镇立足轴承产业发展,引进卡奥斯、海克斯康、紫光云、云轴联、印象山东大数据、中轴网等数字科技服务公司,着力打造轴承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工业互联网、轴承产业大脑、轴承行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等科技服务项目,整合政府服务资源,打造轴承产业数字转型赋能服务中心。根据轴承企业发展阶段、产品类型、生产工艺等个性化要素,为企业提供私人定制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辅助企业提高生产管理效率,同时为企业提供咨询策划、政策讲解、产学研合作等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帮助企业“把脉诊断”,加速企业创新成果转化,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二是打造数字转型企业标杆,明确产业发展方向。为扎实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走深走实,潘庄镇依托债券资金,与卡奥斯合作规划建设轴承智造标杆数字化园区,打造集数字化“驾驶舱”、全生命周期应用场景“模拟仓”、数字化科普教育基地、产教融合孵化基地等多功能产业数字化转型中试基地,全力打造轴承产业“数实融合”齐鲁样板。现重点建设山东(临清)轴承产业数字赋能示范园,树立数字化转型典型标杆企业,以点带面推动数字化转型。山东临清轴承产业数字赋能示范园先后入选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试点园区、省级数字经济园区试点;海瑞轴承、海赛轴承、华钢轴承、蓝宇轴承等8家企业获批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现全镇已完成数字化改造企业30余家,实现设备上云2000余台。三是构建数字转型产教体系,凝聚产业创新力量。潘庄镇依托山东省轴承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现有26家企业与济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山东洛轴所、大连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课题研发及人才培养合作,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高端人才支撑。2022年获批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为轴承产业培育孵化技术型人才,完成技能培训800余人次;同时为“轴二代”、本土轴承人才提供交流学习平台。现潘庄镇建立高层次人才专家团队,实施人才赋能,引进院士3人,泰山学者2人,博士专家26人;聊城中瑞轴承与大连工业大学达成人才培育合作协议,成为大连工业大学实习实践基地。四是创新数字赋能解决方案,探索智能化应用场景。潘庄镇坚持服务企业发展为主线,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数字化转型支持政策,引导数字科技服务公司不断优化数字经济服务平台功能,探索更为高效合适的产业发展数字化转型方案,真正实现“数实融合”,为企业发展带来实效。印象山东公司开发的“工备云”数字化解决方案先后获得全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山东省首批“数据赋能”优秀产品;数字化车间全栈式管理系统入选山东省第二批“数据赋能”优秀产品;《ERP+MES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入选山东省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山东(临清)轴承产业集群数字园区典型案例》获全省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案例三等奖;《数字赋能山东(临清)轴承产业集群数字园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被选入全省大数据创新应用典型应用场景名单(数字经济—工业类);《标识解析助力实现临清轴承企业数字化转型》入选全省大数据创新应用优秀解决方案;海瑞轴承与印象山东大数据公司合作的生产协同管控数字化解决方案入选山东省“工赋百景”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试点项目;潘庄镇人民政府被评为聊城市数字乡村建设工作表现突出集体。下一步,潘庄镇将聚焦数实融合、产才融合,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起点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现轴承产业园区化、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品牌化、国际化、一体化发展,塑强“数字轴乡、智造潘庄”区域特色品牌。
发布日期: 2024-07-15

解码新质生产力的“聊城答案”

聊城,一座依偎在黄河畔,生长在运河边的“两河明珠”之城。近年来,聊城市积极融入国家和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发挥区位比较优势,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数实融合、绿色发展等举措,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23年,聊城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上企业81家,实现营收104.23亿元,首次破百亿,同比增长12.62%,跑出了产业发展的“加速度”。同年,聊城市600余项改革成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100余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有序承接,20项典型经验获省委、省政府督查激励,一系列引领性、标志性改革成果,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获悉,2024年一季度,聊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691.5亿元,同比增速6.0%。日前,由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首场“聚力攻坚看进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2024年以来聊城市发展和改革有关工作情况,聊城交出了一份亮点纷呈的半年“成绩单”。传统优势产业向上突围聊城是典型的传统产业城市,传统产业产值占比70%,拥有31个制造业大类中的29个,是全国最大的钢管产销基地、五大轴承产业集聚区之一。在聊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百顺看来,传统产业既是聊城的“家底”,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以传统产业催生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要正视高端供给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等问题。”7月中旬,位于聊城市茌平区的山东骏程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锻造车轮项目现场,一条待投产生产线完成了组装调试。据悉,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被列为2023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项目完成后,建成新能源乘用车锻造车轮生产线1—2条,年生产能力100万只,年产值不低于10亿元。”在山东骏程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树新看来,这是公司由商用车领域向乘用车领域的“破冰突围”。事实上,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作为聊城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一直以来都是聊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聊城市以延链、补链、强链为主线,聚焦城区和高唐两大基地,构建产业链条完整、竞争优势突出、集群特色鲜明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当地汽车及基础零部件产业已形成以中通、时风等为龙头,集整车和零部件研发、生产、贸易于一体的汽车工业体系。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获悉,今年上半年,聊城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签约招商9个,签约金额31.26亿元;68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14亿元,同比增长34.9%。守正创新科技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今年以来,聊城市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产业发展,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具有聊城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临清市杜庄村的金耳智慧方舱内,工作人员正通过调试超精度秒级智能化控制系统“海为云”,为即将进舱的4200余个菌包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生长环境。据了解,作为当地发展科技现代农业产业的典型案例之一,金耳智慧方舱是一项综合利用电子信息、环境控制、云计算、大数据、5G和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的创新项目。“方舱通过对作物的生长条件实现精准控制,零人工操作、无污染、生产效率极高,几乎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临清市新华路街道办事处主任贾桂强介绍,金耳智慧方舱一年可以种植十茬金耳,可为农户实现增收7万元至8万元。从阳谷县农信种业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创新研发以“农大761”为代表的高产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破解小麦优质不高产“卡脖子”难题;到莘县在全国首创农药处方制,在全域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作为传统农业大市,今年以来,聊城市聚焦“建设农业强市”目标,从供给保障、科技创新、装备升级、产业发展等方面入手,破解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挖掘发展潜力,强化要素支撑保障,发展具有聊城特色的现代高效农业。除了特色农业,在聊城临清,数字化转型升级后的轴承产业,同样发挥着“转动”五洲的奇特魅力。位于山东轴承产业集群核心区的临清市潘庄镇,被誉为中国轴承之乡,当地以轴承制造为主导产业,有着国内链条最完整、品类最齐全的高端轴承生产基地。其产品出口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70多个国家,年出口额约70亿元。“我们依托专业互联网平台,对入驻园区的16家企业实施数字赋能,利用工业互联网+5G技术,通过设备连线上云,实现生产加工、产品销售、资源管理全链条数字化,打造轴承数字化车间‘潘庄样板’。”临清市潘庄镇副镇长闫继珂介绍,如今,轴承产业数字赋能示范园内8家企业已完成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园区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拥有各类专利84项,多项成果打破国外技术壁垒。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临清市聚焦轴承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服务赋能、数字赋能、科技赋能,破解传统产业发展瓶颈,高标准建设轴承产业园区,着力培育现代优势产业集群,持续创新“数实融合”新路径,以新质生产力催化新型工业化,将产业园区化为基础,打造轴承产业“数实融合”齐鲁样板,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当地现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处,院士工作站1处,省轴承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1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省单项冠军企业2家,省专精特新企业22家,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试点园区及省级数字经济产业园各1个,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8家。因地制宜城市绿色发展蹚出新路径在聊城高新区,山东龙普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内,技术人员正在组装调试一套新研发的节能空调热水器系统。据介绍,这套系统有着提供热水与冷风模式、提供热水与热风模式、仅供热水模式、仅供冷风模式等多种工作模式,可用在宾馆、酒店等冷量、热量需求较大的场所。“我们的节能空调热水器系统,可以通过系统室内的热量回收转换成热水,热风不外排,比使用太阳能更加节能减排环保。”公司技术总监王伟介绍说,响应聊城绿色发展战略,近年来,他们公司围绕清洁能源创新求变,坚持科研创新与技术革新,深耕细作清洁能源细分市场,探索出了一条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聊城市因地制宜,持续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通过聚力打造循环型产业体系,当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超9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98%,能源“含新量”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聊城市在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煤电行业转型升级以及推进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增长方面成果显著。据悉,聊城首批陆上风电可开发容量350万千瓦,共9个标段,装机量居全省首位,涉及7个县(市、区),新增临清、阳谷、冠县、高唐4个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被纳入省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中长期发展规划。截至6月底,聊城市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为457.51万千瓦,同比增长15.50%,占所有装机容量的28.36%,比重提高3.66个百分点;储能装机容量18.34万千瓦,同比增长243.67%、占比提高0.8个百分点。1—6月份,当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34.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33%,占全部发电量比重达10.81%。眼下,作为山东省首个开展市级绿色制造示范培育的地市,聊城已然成为全省出台“绿色制造”支持政策最多的地市。今年以来,聊城市成功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全市共培育省级以上绿色设计产品9种、绿色工厂3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7家、绿色工业园区2家,市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67家。
发布日期: 2024-07-10

山东东阿: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蝶变

小钢球“滚”出大名堂。近日,山东聊城市东阿钢球集团有限公司入选山东省高端轴承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头雁”企业名单。该公司与德国舍弗勒、瑞典斯凯孚等世界八大轴承制造企业强强联合,加快智能制造微球、精密轴承滚动体等产品的研发,成为全国最大的滚动体生产企业,位居中国十大钢球企业之首,被评为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国质量标杆企业。  今年以来,东阿县聚焦聚力高端装备制造、阿胶及“阿胶+”、生物医药新型建材四大主导产业,深入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全面落实科技创新各项政策措施,让科技为产业插上智慧的“翅膀”。该县支持企业积极申报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同时,该县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搭建企业和高校院所产学研对接平台,全方位开展项目攻关、平台共建、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等活动。  东阿阿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将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作为创新平台,走产学研发展之路,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山东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华润昂德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上市销售的3种高端生物药,均系企业科研团队自主研发,多项核心技术指标已达到国内行业先进水平,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今年以来,东阿县共新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7项;阿华医疗科技等27家企业获得省、市高新技术企业补助300余万元;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获评优秀等次,申报市级技术创新中心4家;完成科技成果转化贷款2500万元,有效满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发布日期: 2024-07-06

“E起兴聊·网眼看民生”聚焦轴承产业链,解读“旋转密码”

 6月28日,“E起兴聊·网眼看民生”大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幕,首场活动聚焦轴承产业链的精彩直播成功举行。“E起兴聊·网眼看民生”大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是由聊城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主办,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聊城市新媒体工作者协会承办的。本次直播主题聚焦聊城轴承产业链,由专业主持人携手网络自媒体达人,分别走进东阿钢球产业、东昌府区轴承保持架产业、冠县轴承锻造产业、临清轴承市场等,邀请网友一起聚焦轴承产业,解读旋转密码!在四个现场,直播团队采用接力的方式,开展了长达2小时20分钟的网络全平台直播。下午3点,第一现场准时开播,走进了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东阿钢球集团,市新闻传媒中心主持人张晓携手东阿自媒体达人题辉、东阿文旅博主崔家斌,带领网友走进了东阿钢球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展示了钢球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精湛的制造工艺。生产技术负责人现场介绍了东阿钢球的产品性能、技术创新等。在新产品研发和检测实验室,负责人介绍了如何通过各种高精度的仪器检测保证钢球的高品质,让广大网友深入了解了东阿钢球稳居世界前三、亚洲首位的实力。“通过直播才知道东阿钢球的魅力,太了不起了!”自媒体达人题辉说。第二现场走进被誉为“中国轴承保持架之乡”的东昌府区郑家镇。主持人亚男携手自媒体达人“赵瑾一”,走进义和轴承配件有限公司的保持架生产车间。直播过程中,不仅介绍了先进的数控机床和自动化生产线,还介绍了保持架的质量控制方面的各种复杂工艺和严格检测。郑家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该镇保持架产业40年来的跨越发展,推介了轴承保持架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参与直播的自媒体达人纷纷表示,郑家镇保持了企业对技术的不断追求和创新、对品质和服务的严格把控,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值得大家深入了解和广泛宣传。直播活动第三站来到冠县清水镇。这里被誉为“中国轴承锻造第一镇”。主持人韩旭与冠县网络自媒体代表李国营携手,带领网友深入冠县恒祥轴承制造有限公司,一探锻造行业的神秘面纱。在锻造生产车间,展示了智能化设备和精湛工艺;在轴承套圈加工的退火车间,见证了无氧化退火技术如何既节能又提升产品质量。在精密车间,大家领略了轴承经过退火、数控、精密工序的打磨,公差竟然能精确到1丝,令人惊叹。清水镇相关负责人为大家描绘了千亩轴承产业园区的蓝图,让大家对“中国轴承锻造第一镇”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参与的自媒体代表纷纷表示,这次直播不仅是一次工业之旅,更是一次知识与视觉的盛宴。直播第四站来到了临清烟店镇。以烟店镇轴承产业为代表,临清的轴承产业已经形成规模庞大的特色支柱产业。临清轴承产业已经有50多年历史了。在临清市烟店镇的山东省宇捷轴承制造有限公司内,主持人亚坤带着众多自媒体达人一起走进车间、研发中心等,了解了临清轴承产品优势和独有的专利研发产品。随后,烟店镇产业负责人介绍了围绕产业链、做强创新链,推动临清轴承产业集群实现由大到强、由强到“专精特新”的转变,传统产业借力技术创新成功实现了“老树发新芽”。通过四个现场的接力直播,“E起兴聊·网眼看民生活动”带领广大网友直观地感受到,聊城的轴承产业集群是全国五大轴承产业区中产业链条最完整、门类最齐全的产业集群。以东阿轴承滚动体、东昌府轴承保持器、冠县轴承锻造、临清成品轴承为代表的轴承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已经十分成熟和完善,并依然在不断正在创新路上开出新花、结出硕果。整场直播时长共2个小时20分钟,四个现场均采用媒体主持人和网络自媒体达人共同参与、实时互动的形式,各现场之间“接力切换”,整场直播节奏轻快紧凑、内容丰富、亮点频出。市新闻传媒中心旗下直播聊城NEWS视频号、新聊城客户端及其视频号、民生面对面视频号以及东阿、东昌府区、冠县、临清融媒体中心等媒体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本次“E起兴聊·网眼看民生”轴承产业链直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广大网友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轴承行业的平台,相信通过本次直播,将汇聚更多推进轴承产业链建设的力量。承载“旋转密码”的轴承产业链,也必将成为推动我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发布日期: 202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