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产业大脑

山东:聚力实施中医药科技创新工程

申报类别: 其他 发布时间:2025-01-17
政策分类: 其他政策 公文种类: 通知类

编者按:2024年,各地中医药主管部门锚定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局长会议上,部分地方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人作了大会经验交流发言。现予以刊发,供各地借鉴。

山东省始终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聚力实施中医药科技创新工程,不断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支持政策,深入挖掘整理中医药古籍精华,大力推广中医药特色疗法,努力打造中医药科技创新高地。

坚持综合施策,让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强起来”

将科技创新作为中医药强省建设和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的重点,整体谋划、系统推进。

一是强化全方位保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山东省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省市县三级卫生健康(中医药管理)部门设立中医药科技主管科(处)。

二是争创高能级平台。成功创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建设鲁澳中医药产业研究院。

三是探索倾斜性激励。在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单设中医药联合基金,累计投入3000万元支持中医药临床和基础研究,在省科技奖评选中单列中医药组。

坚持赓续传承,让中医药古籍“活起来”

充分发挥高校作用,会同省委宣传部等部门合力推动中医药古籍工作。

一是立足“传承”,保护好中医药古籍。系统总结中医药古籍整理的理论、方法和经验,培养古籍文献研究人才,制定我国第一部行业标准《中医古籍整理规范》;开展原生性保护,出版《齐鲁珍存医籍汇刊》。

二是立足“守正”,研究好中医药古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度挖掘中医药古籍,对中医药经典文献深入研究,深入诠释中医理论体系核心问题,牵头出版《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编纂《中华医藏总目提要》。

三是立足“创新”,利用好中医药古籍。面向重大疾病防治需求,牵头对40个中医优势病种古籍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出版包含40个病种的《中医优势病种古籍文献挖掘丛书》,为中医临床提供借鉴。挖掘整理齐鲁医家理论精华,出版《齐鲁医派文库》丛书。高水平建设山东省中医药文化示范协同创新中心。

坚持评推并举,让中医药特色疗法“动起来”

探索形成“常态挖掘、动态评价、活态传承”的工作模式。

一是建立工作体系,实现常态挖掘。设立全省中医药特色疗法评价推广中心和3个分中心以及5个市级应用推广基地。

二是建立工作规范,实现动态评价。建立“三方六维”的评价标准(即“主观评价、指标评价和循证评价”三个方面、“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推广性和独创性”六个维度),构建“三级五层两上两下”的指标体系和规范(即三级评审指标、五个评审等级、市县两级“两上两下”的实地考查评价办法)。

三是建立推广网络,实现活态传承。开发“山东省中医药特色疗法挖掘整理项目工作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规范化、数字化、影像化记录,活态保存和推广特色疗法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和传统技艺。(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