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洋食品加工产业大脑

政产研金携手,助力乳山牡蛎产业破浪前行

发布时间:2024-12-13

12月13日上午,“政产研金”助力乳山牡蛎产业可持续发展会议在乳山市西浪暖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展厅召开。此次会议作为“冬游乳山 畅品牡蛎”第二季系列活动之一,汇聚了政产研金多方力量,旨在助力乳山牡蛎产业提质升级,为牡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谋篇布局、加油助力。

会上,发布了乳山牡蛎产业可持续发展扶持政策,给予了牡蛎企业全面且细致的政策指引,为牡蛎产业从业者提供了明确的发展导向和坚实的政策保障,极大地增强了行业信心。为牡蛎产业从业者吃下了“定心丸”,也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活动中,华信食品(山东)集团有限公司、威海艾格生物发展有限公司、山东灯塔水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等8 家企业被授予“乳山牡蛎研究院重点研发基地”,这些企业涵盖了牡蛎育种、养殖、加工等多个关键环节。

“今天听了这些政策和讲解感觉非常受用,也能感受到政府相关部门在努力通过各种手段发展和支持乳山牡蛎产业可持续发展。”在银行机构和保险机构发言中,两位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分别详细介绍了牡蛎产业贷款政策和牡蛎养殖保险政策,为牡蛎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与风险保障。

在学术报告环节,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琪作了关于“牡蛎种业发展现状及思考”的精彩报告。李琪教授详细阐述了牡蛎种业的发展现状,并分享了其在牡蛎种业创新研究方面的思考与成果,为推动牡蛎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创新理念,有助于提升乳山牡蛎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鲁东大学教授杨建敏则聚焦“牡蛎养殖产业现状与展望”这一关键主题作了专题报告。杨教授深入剖析了当前牡蛎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发展态势,精准指出了产业面临的诸如种苗质量不稳定、养殖环境压力增大、产品附加值有待提升等瓶颈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对策建议,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路与方向。

截至目前,乳山牡蛎年产量达50万吨,养殖产值50亿元,养殖产量和产值均居全国县级单位首位。乳山牡蛎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过百亿元,2023年,乳山牡蛎更是以193.85亿元“登顶”国家地理标志牡蛎品牌价值排行榜,成为乳山市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通过此次会议,政产研金各方为乳山牡蛎可持续发展搭建了更多方的保障协作平台,形成更加强大的发展合力。通过产业政策扶持、科研创新引领和金融保障支持等环节,必将推动乳山牡蛎产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实现新的跨越,进一步提升产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乳山海洋经济的繁荣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会后,与会人员移步参观了新品种展示区,对乳山牡蛎的创新发展成果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与认识,也为未来的合作与发展开启了更多的空间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