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荣成是全国最大的鱿鱼加工基地。冻鱿鱼、沾粉鱿鱼圈、鲜食鱿鱼片……一条条深海鱿鱼在这里被做精、做细,华丽变身后进入国外消费者的“菜单”。
从最初简单的粗加工产品到附加值高的海洋预制菜,随着鱿鱼产品迭代升级,对通关速度、产品的质量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帮助企业更好的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提高荣成鱿鱼核心竞争力?海关主动把脉支招,深入企业车间,根据产品特点提供快速通关、过程监管、技术指导等实招,为荣成鱿鱼畅销全球保驾护航。
“绿色通道”发力,去头去脏鱿鱼出口量价齐增
在山东海都海洋食品有限公司,一排排自动清洗机不停翻转,将鱿鱼清洗干净,工人们忙着将鱿鱼去头去脏,经过称重、分级后,一袋袋冻整条鱿鱼走下流水线。
“我们出口的产品直接进入国外商超冷柜,消费者采购回家解冻即可烹饪,省去了清洗和去杂的繁琐程序。” 山东海都海洋食品有限公司经理李华军说,全程冷链才能保证新鲜送达,通关时间对企业非常重要。
为此,荣成海关为粗加工冷冻鱿鱼产品开辟了鲜活易腐农产品属地查检“绿色通道”,安排专人提前对接企业出口计划,通过预约查验、快检快放、快速出证等惠企举措提高产品通关速度。应用海关属地查检业务管理系统,企业可以线上办理预约查检、证书“云签发”,通关时间进一步缩短。
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荣成海关辖区企业出口简单加工鱿鱼产品6.05万吨,货值16.9亿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22.44%和21.62%。
过程监管保驾,鲜食鱿鱼寿司片出口“零差评”
在荣成东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鱿鱼经去皮、挑选、整形、刻纹后,被切割成薄薄的、洁白的鱿鱼片,随即装盒、速冻、包装,出口用于制作寿司。
“我们的寿司用鱿鱼片属于直接入口的产品,目的国对产品要求非常严格。”荣成东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松介绍,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国外通报,企业乃至整个行业都会受到影响。
针对企业需求,海关将监管重点转移到对企业的日常监管上来,海关派出业务人员认真检查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运行情况,从车间布局是否合理,气流、物流、人流是否交叉污染,生产环节是否存在细菌微生物滋生等环节入手,帮助企业逐一排查安全风险隐患,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前10个月,荣成企业出口冻寿司鱿鱼片价值6100万元,无国外通报情况。
技术指导开路,预制鱿鱼产品出口无忧
在荣成浦臣水产有限公司,展厅内琳琅满目的是鱿鱼排、鱿鱼圈、沾粉鱿鱼等数十种海洋预制菜产品。“这些产品只需简单加工即可端上餐桌,而且色香味俱全,受到国外消费者的青睐。”公司经理张书栋介绍, 随着产业升级发展,近几年,粗放的资源消耗型生产逐渐被淘汰,水产品加工企业开始转向海洋预制菜新赛道。但预制菜多属混合产品,要弄清楚国外标准如何适用、产品质量如何保证,对企业来说也是个大工程。
为此,海关发挥技术优势,收集重点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提供给企业。在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海关专家主动上门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企业加强原辅料采购验收、加工工艺、卫生防疫、仓储运输等各环节管控,提升自检自控能力。
“在海关的支持下,我们加大产品研发力度,预制类鱿鱼产品已销往欧美、澳洲、日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张书栋说。
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荣成海关辖区企业出口预制鱿鱼产品2.77万吨,货值8.19亿人民币,分别增长25%和31.2%。
一条小鱿鱼,做出大产业。目前,荣成拥有鱿鱼加工企业70多家,年加工量45万吨以上。前10个月,荣成出口各类鱿鱼产品货值29.26亿元,同比增长28.79%。(张斌、邱瑞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