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贸物流产业大脑

从“舟车不通”到“万商云集”——探寻沂蒙老区商贸物流破茧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4-10-17

近日,国内游客纷纷涌入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参加火爆全网的红色沉浸式体验项目;另一边,来自63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位国际采购商已经汇聚临沂商城,对接洽谈贸易、畅通内外循环。

与其他红色地标不同,沂蒙老区的发展是从商贸起家,进而物流天下,实现“买天下、卖天下”的繁荣昌盛。这对“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外货不入、土货不出”的沂蒙历史来说,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天翻地覆”。

川流不息的沂河,标注着沂蒙的历史和起点;临沂今天的风华正茂,正在于沂蒙精神的引领。当下,沂蒙在全国革命老区中率先脱贫、率先发展,成为老区经济的强力领跑者。从舟车不通的革命老区到万商云集的“物流之都”,临沂如何破茧成蝶、完成逆袭?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加速迭代,商贸优势持续领先

仲秋时节,凉意渐起,处处依旧深绿浅黄。临沂大学校史馆二楼,北海银行博物馆安静地等待游客、学子的到访。

“1941年,北海银行在沂南县的印钞厂开工生产,首批印制了伍角高楼、壹元火车、伍元天坛等加盖‘山东’的北海银行币。” 博物馆讲解员介绍道,作为中国共产党战时领导的最大银行,北海银行总行驻扎在沂蒙山区,并建立了印钞厂。

看着一张张布满历史痕迹的钞票,让人仿佛看到了抗日战争时期那场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当时,我们使用贸易、生产、货币等方式,消除了经济危机,让北海币实现了省内根据地的统一流通,极大地增强了根据地的经济实力。”博物馆负责人说,“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沂蒙百姓对商贸流通有了更多认识,并不排斥做买卖”。

当时间回到上世纪80年代,临沂商城从西郊“小地摊”起步,一点商贸星火“燃”出满城市场,让沂蒙老区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擎起了“商贸兴市”的大旗。

不日新者必日退。40多年的发展中,临沂商城经历了五代市场变迁,现有专业批发市场131处,涵盖27大类600多万种;贸易方式也由传统市场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型,及时跟上了数字化发展浪潮。

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临沂企业,山东连胜体育产业有限公司也是从小地摊起家,现在年销售额位居同行业之首。“各位家人,各位朋友,这是一款智能化俯卧撑板,非常适合居家锻炼……”60多岁的公司董事长宋连胜,还经常在快手进行直播,推动实体市场与网上市场有机融合,提升电商专业化发展水平。“企业要与时俱进,要不断创路子、开市场。”他说。

10月11日,在山东好多宝供应链有限公司上万平方米的仓储式展厅里,身着蓝色工装的好多宝员工推着小车在货架前来回穿梭,将头花、饰品、玩具等小商品按照订单组合,然后再打包寄给客户。“我们有3万多种小商品,光这个展厅每天零散订单就有500多个。”好多宝员工介绍。

好多宝也经历了贸易方式的多次迭代。“第一阶段纯粹批发卖商品,然后我们开始做‘整店输出’,对 ‘2元店’‘10元店’的店铺装饰、货架、灯光及商品等进行全盘设计,然后‘整店’出售给零售商,从卖货跨越到卖服务,顺便卖货。”好多宝总经理耿延周介绍,公司现拥有1万多家散户、3000多家“整店输出”零售商。

“2018年,我们开始‘整店输出’业务后,年销售量实现十几倍的增长。” 耿延周说,仅“2元店”’“10元店”这种类型的小商品零售,临沂在客户群体数量、商品销售规模、市场实际占有率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位置。“我们正将这种零售模式向东南亚、中亚等延伸裂变。”

拥抱“交易电商化、市场数字化”,带给临沂商贸的是“立马可见”的提质、降本、增效。

近年来,临沂通过优化完善电商生态链,建设各类电商园区56处、21万家电商,快手用户注册量全国第一,交易额居全国前三,涌现出顺和集团、兰华集团、红人里等一批直播电商龙头企业,成为北方最大的直播电商基地。今年1-7月,临沂商城实现市场交易额3791.72亿元,同比增长8.3%。

西迁升级,物流“万亿”目标可待

10月12日下午,在兰田智慧物流港的物流运营直播间里,中联久安物流公司经理贾庆太回忆起10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临沂视察物流产业的情形。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金兰物流基地,到中联物流公司了解物流订单、效益情况,还同正在卸货的装卸工握手,询问他们收入、生活情况,并表示,临沂物流搞得很好,要向现代物流迈进,“事业大有可为”。

“当时,我们的物流基地基础设施还较为简陋,基本都是大棚顶加上办公板房,各家物流档口就一排排摊开,物流运营也就是收发货等传统模式。”贾庆太说,这些年以来,临沂人牢记总书记嘱托,推动商城转型、物流升级,重塑临沂发展新优势。

商贸兴带动百业旺。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临沂商贸繁荣,物流业起步发展。30多年里,临沂物流由最初城乡客运专线载货,发展到拥有物流园区30多处,近3000条物流线路辐射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通达所有港口和口岸,物流价格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30%,形成了“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格局。

2023年,临沂“北方物流之都”的称谓已经深入人心,不仅带动了本市经济的繁荣,也为周边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在城市里,众多物流园区所在的区域也已逐渐变成了临沂城市的核心地带,车流、人流、货流的拥堵以及园区道路窄、配套低等问题,让物流产业升级刻不容缓。

为此,临沂市委、市政府作出“现代物流城建设”的战略布局,在城区西部规划建设了占地176平方公里的现代物流城,布局国际陆港、临沂商谷、产业基地和滨水宜居四大片区,明确“一年成形成势成城”。